保健食品賦形劑完全指南:常見種類有哪些? 對保健品有什麼影響?
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保健食品的選擇。然而,保健食品中的成分繁多複雜,尤其是所謂「賦形劑」。賦形劑雖然不具藥理作用,卻在保健食品的穩定性、口感和外觀上發揮著關鍵角色。
目錄:
什麼是賦形劑?
賦形劑(excipient)是指在藥物中除了有效成分之外,所添加的天然或合成物質。在保健食品中,也會添加賦形劑,賦形劑能幫助產品更穩定、避免變質,或者讓口感更符合大眾可接受的味道。雖然賦形劑本身沒有藥理作用,對少數人來說卻可能有副作用產生,一起來認識常見的賦形劑種類!
常見的賦形劑種類有哪些?
-
黏合劑:用於將藥物成分結合在一起,確保製劑的結構穩定。
例子:明膠、聚乙烯吡咯烷酮(PVP)、微晶纖維素。 -
增稠劑:改變製劑的粘度,通常用於液體或膏狀產品中,用來調整產品的流動性,防止分層。
例子:羧甲基纖維素(CMC)、阿拉伯膠、黃原膠 -
崩解劑:主要用於片劑或膠囊劑型中,幫助藥物在體內迅速崩解,促進有效吸收。
例子:聚乙烯醇、改性澱粉。 -
填充劑:增加產品體積或質量的成分,通常不直接提供營養或健康益處,但對於製劑的穩定性、口感和外觀起著重要作用。
例子:乳糖、玉米澱粉、微晶纖維素、甘油脂肪酸脂 -
著色劑:用來改善產品外觀,增強吸引力與辨識度,提供顏色、遮蓋不良顏色或改善整體外觀。
例子:甜菜紅素、胡蘿蔔素、薑黃素、食用色素。 -
矯味劑:遮蔽原始成分味道、改善產品的味道,提高可接受度。
例子:薄荷油、香草提取物、橙汁、阿斯巴甜。 -
潤滑劑:幫助減少摩擦,改善產品的壓縮性和流動性,提高製造效率和最終產品品質。
例子:硬脂酸鎂、滑石粉、二氧化矽。 -
抗氧化劑:防止藥物成分因氧化而變質,增加穩定性、延長保存期限。
例子:維生素E(生育酚)、維生素C(抗壞血酸) -
防腐劑:防止微生物孳生,延長產品的保存期限與效果。
例子:苯甲酸鈉、對羥基苯甲酸酯 -
緩衝劑:保持配方的pH值穩定,確保產品中的活性成分不會因酸鹼環境的變化而降解或失去效力。
例子:檸檬酸及其鹽類、碳酸鈣、碳酸氫鈉 -
薄膜形成劑:包覆膠囊、片劑或顆粒,控制釋放速率或改善口感,形成一層保護性薄膜,這層薄膜能改善藥物的穩定性、美觀性、口感。
例子:羥丙基甲基纖維素、聚乙烯醇 -
介面活性劑:改善配方質地,幫助不同成分混合均勻。
例子:卵磷脂、聚山梨酯類、硬脂酸聚乙二醇酯
賦形劑對於保健食品有什麼影響?
大多數賦形劑是安全的,但某些賦形劑可能導致過敏或不耐受反應。例如,堅果、花生、蛋、奶是常見的過敏原,含有乳糖賦形劑的產品可能引發乳糖不耐症者出現腹瀉的狀況。
此外,某些不當使用或設計不良的賦形劑可能會減少有效成分的吸收,特別是脂溶性成分的保健食品[註2]。像是魚油、蝦紅素、葉黃素等等,如在產品內添加膳食纖維或難消化麥芽糊精,可能會造成人體在小腸吸收脂肪不易[註3],原本欲補充的脂溶性營養成分也受到影響。
了解賦形劑的種類及其作用,可以幫助在選擇保健食品時做出更明智的決定。下次購買保健食品前,仔細查看成分標籤,特別是可能導致過敏或不適的成分,確保產品符合個人的健康需求和偏好。
參考資料
1. 【食聞】賦形劑是什麼?為什麼藥品中會有這種添加物?|連結
2. 除了主成份外藥品和保健食品的賦形劑也很重要! |連結
3. 麥芽糊精和難消化性麥芽糊精多了三個字用途大不同! |連結